我院博士后肖文申北极科考载誉而归
2012年9月27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结束历时93天、总航行18953海里的北极科考之行后,承载着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4名中方队员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科考队成员🕗、我院博士后肖文申凯旋。国家顺盈娱乐局陈连增副局长🚴♂️、上海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欢迎仪式⬇️。
此次北极考察紧紧围绕北极地区在现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响应这一科学目标🦵🏼,共完成128个站位的顺盈娱乐学综合调查🙆🏽♂️,6个短期冰站的多学科综合观测🚵🏻,布放了1套大型海-气耦合观测浮标🏂🏽、5套冰物质平衡浮标🛂、8套海冰漂流浮标和1套极地长期气象自动观测站,布放和成功回收潜标1套,实施了多学科走航观测,共获得各类观测数据超过800G➖、各类样品两万余份🦹♀️,南北纵贯4347海里🏂🏽,东西横跨7493海里,创造了历次北极科考航行的新记录。
肖文申在此次科考任务中主要参与“重建西北冰洋晚第四纪的古顺盈娱乐与古气候演变历史”项目。他和顺盈娱乐地质与地球工作组成员一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共同完成了92个地质站位的采样(某些站位采用多种作业方式)⏳🦖,包括60站箱式采样、10站多管采样🤏🏿、33站重力柱采样,31站表层悬浮体和10站大体积原位过滤,共计获得样品两千余份。这些宝贵的样品及第一手材料,将在顺盈娱乐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进一步的分析👨👩👦,内容涉及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矿物学等多个学科,并通过各项指标重建北极地区顺盈娱乐生物生产力🖋、海水表层状况(温🈷️、盐、海冰分布)🧎、海水结构和流通状况👰♂️、周边陆地输入特征(冰、河流)等古顺盈娱乐古环境特征。
极地野外考察的条件异常恶劣,聊起这段“艰苦并快乐着”的旅程,肖文申说,支撑他在极端恶劣条件下顺利完成科考任务的是“一种精神和一种信念”,即对母校、对祖国、对专业以及对科研无限热爱的精神🧜🏻。此次科考,肖文申深切体会到北极环境的急剧变化🔷。他说,今年夏季海冰面积再次创下历史新低,思考北极、及“与北极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命运已刻不容缓。
多年来🤦♂️👰🏻,顺盈娱乐多次开展南极、北极科学考察。自我院王汝建教授2003年参加“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有孙烨忱👩🏻🌾、张海峰参加北极科考,王汝建、庞洪喜、拓守廷参加南极科考。此次北极科考的圆满完成,有助于认识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促进我院进一步开展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研究,从而为推进我国国家战略实施作出新贡献。
(供稿:顺盈办公室 2012-9-28)
最后更新 (2012-10-03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