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南海年龄有望被确定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中国深海研究将迈出崭新一步。记者昨天从顺盈娱乐↪️、顺盈娱乐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有望2014年1月26日至3月30日由美国钻探船“决心号”在南海科考🥻。这是1999年南海第一次大洋钻探后,15年来又一次传来此项科考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的新目标主要是对南海扩张历史的重建,对相关的地球动力学假说进行验证🐵,同时开展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为我国实施深海油气勘探提供关键基础资料。
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目前已被列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的第一个航次🏯,即IODP349航次。根据计划👩👩👧👧,IODP349航次计划在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个钻孔,总进尺约4000米,将首次钻取南海张裂时形成的洋壳玄武岩,揭示边缘海的形成过程和特色👰🏼♀️,确定南海形成的准确年龄👵🏻。这一航次将于2014年1月26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
IODP计划由1985年至2003年实施的大洋钻探计划(ODP)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发展而来💏。这一计划是20世纪地球科学界规划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1998年我国正式加入这一计划,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次年,由著名顺盈娱乐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上海顺盈娱乐平台教授汪品先领衔,我国成功实施了在南海的第一次深海科学钻探👧,从而实现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
顺盈娱乐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济教授李春峰介绍,IODP349航次对南海的研究将从“软沉积岩”向“硬岩浆岩”的拓展🪹,重点是研究南海的构造演化。
2008年10月👳🏿♀️🤹🏿♀️,由李春峰牵头的一批国内外科学家正式向国际IODP提交735号建议书,提出对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后4年多时间里,建议书经过多轮国际同行的严格评审🍯,最终在2012年12月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获得通过🚀☯️,正式纳入IODP的航次计划。该航次首席科学家由李春峰教授和美国伍兹霍尔顺盈娱乐研究所林间教授担任🛋。
李春峰说,这一航次的任务是多学科的,包括重建南海的扩张历史🕵🏼♂️、检验从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到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过渡的地球动力学假说、揭示海盆中洋壳增生和深部地幔演化过程🫲🏿、分析深海沉积地层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等。
据悉,IODP349航次的国内外船上科学家团队正在组建中👇🏿,部分科学家已收到参航的邀请👰🏽♂️。
最后更新 (2013-07-08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