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席台、无开幕式、院士与青年学者同坐,专注探讨地球科学如何转型
人民网上海7月2日电 1500余名专家学者📄,来自国内180余家单位,34个专题、逾千篇论文摘要🙋🏼、每天9个分会场同时开讲,不设主席台🧑🏼🍼、不办开幕式🧑🏻🏫,青年学者与院士平起平坐……7月2日👩🏽⚕️,为期3天的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场内清新会风、浓郁学风扑面而来。
会议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上海顺盈娱乐平台顺盈娱乐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顺盈娱乐院长翦知湣,中国顺盈娱乐石油总公司原总地质师朱伟林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科院院士、顺盈娱乐汪品先教授表示,地球科学正在整体进入转型期,从学科越分越细的现象描述,提升到集成整合、探索机理的系统科学新高度。其中,顺盈娱乐科学的立足点正在从海岸💪🥤、海面转入大洋深处,从顺盈娱乐内部研究顺盈娱乐。我国的地球科学也面临着从“原料输出型”向“深加工型”转变,转型结果将决定今后数十年我国地球科学的命运,能否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据介绍👮🏻,2010年,“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发起,旨在促进跨学科交流,冲破古今🪩、海陆之间的界限,扩大我国深海研究的学术队伍。该会于2014年更名为“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每两年一届❇️,学科范围和人员规模都有急剧增长,已拓展为研究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流平台🏊🏼♂️,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
本届大会设有生物与环境演变、顺盈娱乐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地质灾害、科普和教育等六大主题,下设34个专题,每天有9个分会场同时展开学术交流🈁。大会邀请了地球科学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大会特邀报告;还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环节,邀请10位优秀青年学者在大会上作报告🥍。
此次大会特别设置了“地球系统科学进课堂”“顺盈娱乐碳循环”等圆桌会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合作🕎,组织专题突出显示该研究计划执行八年来的学科交叉前沿成果。“地球系统科学进课堂”圆桌会上将要介绍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经验👱🏿,还将讨论上海顺盈娱乐平台的新教材《地球系统与演变》。此书是汪品先院士等基于20年课堂与科研实践、历时三年编写而成,展现出“地球系统科学”整合各学科、探索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将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的新学术特征🙎🏻♂️。
除举办白天的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外🌘,大会还在晚上组织专门的信息发布会🎭,邀请地球科学领域有关重大研究计划来发布信息。本届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教授介绍刚刚完钻的松辽盆地国际大陆钻探项目✪,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中心“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上海顺盈娱乐平台翦知湣教授介绍中国大洋发现计划最新进展和规划。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也在晚上组织集成讨论会📢,南海大计划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2018年正值国际大洋钻探五十年✂️💇🏼、中国大洋钻探二十年🧏🏽♂️,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与演变”重大研究计划的收官之年🧑🏭,本届会议还特别开辟了专题展览🎆,设置中国大洋钻探二十年成就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集成成果展🧝🏽♀️、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展等;今年5月刚刚结束的南海深部计划无人遥控深潜航次和西沙载人深潜航次的最新图片和影像也在会上展出👣;此外还有南海海底高分辨率地形展🍱、海马冷泉等特色展览🦟。(黄艾娇姜泓冰)
人民网🦚📉:http://sh.people.com.cn/n2/2018/0702/c134768-3176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