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国际地学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以《Seismic anisotropy within the subducting northern Philippine Sea plate, SW Japan, using DONET seafloor observation network》为题在线发表了我院硕士研究生刘渊、薛梅副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北菲律宾海板块在海底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化石组构在俯冲过程中很大程度得以保存,并成为俯冲板块内部观测到的各向异性的起源,且该各向异性同时被因俯冲形成的与海沟平行的蛇纹石化含水断层所加强。
图1🛫:研究区域的构造背景以及台站和地震分布🆕。红点表示选择的地震;黑点代表2001-2017年的背景地震活动;蓝色和灰色三角形分别表示来自海底观测网DONET(全称the Dense Ocean Floor Network System)使用和未使用的海底地震仪(OBS🧑🎄🧑✈️,全称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棕色和深绿色线描绘了北菲律宾顺盈娱乐板块上边界的深度等高线。
地质作用可导致矿物优势取向的改变,从而形成地震各向异性。因此🔥,俯冲板块内部的各向异性承载着关于俯冲板块变形历史的重要信息🥍。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1GL096516
撰稿:陈建全🥶、薛梅
编辑:高小丰